第(3/3)页 公子尚也道:“王上,臣也是这个意思。大敌当前,我们都可以糊涂。王上可不能有半点糊涂。什么话该说,什么事该做。王上的为君之道,难道都忘记了。王上在愤怒的情况下,做出一个错误的政令,就会导致国毁家亡。” 中山王姿平息愤怒,神智渐渐清醒,忙道:“寡人见赵国来攻,心烦意乱,才说了胡话。寡人怎能质疑左、右使为国的赤诚之心。国难当头,寡人应该怎么做,才能改变不利于我们的格局。请诸位勇于献计献策。” 爰骞率先道:“王上,臣会为国战死沙场。王上是一国之君,也应手持战刀,戎马倥侗,与赵国血战到底。即便是死,也不能愧对列祖列宗。” 中山王姿可不想就这样死了。他还那么年轻,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。他也不想国家亡于他的手中,留下千古骂名。他要活着,好好的活着。他要向赵君雪耻,找回自己失去的尊严。现在,他不想死,也不能死。 司马喜看出王上并不想与赵国血战到底。他也看出王上很想结束这场战争,忙道:“王上,臣有一计,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 中山王姿挥手道:“都什么时候了,有话就说。” 司马喜凝视着王上的双眼,斟词酌句道:“我们不如割城向赵国求和。” 中山王姿怔了一会,想了想冷哼道:“即使寡人想求和,赵国岂会答应。” 司马喜道:“赵国会不会答应,臣不知道。但我们可以试一试。” 中山王姿犹豫了片刻,问道:“如果赵国不想求和,我们又该怎么办。” 司马喜道:“国都还有十几万的守备力量,赵国不答应求和,我们就与之血战到底。” 张登见王上有意求和,劝阻道:“王上,不能与赵求和。一旦我们求和,就等于向赵国低头认输。赵国就会以为我们抵挡不住,就会更加小觑我们。” 爰骞也道:“王上,我们宁可战死,决不能向赵国求和。” 公子尚道:“割城求和,有辱国体,请王上三思。” “如今,赵国兵峰正盛,我们打又打不赢。我们不割城求和,如何才能击退赵军,保住国都。”司马喜面对众人,质问道:“你们难道想赵国灭了我国,王上成为亡国之君,留下千古骂名。” ‘亡国之君,千古骂名。’这八个字深深刺痛了中山王姿脆弱的灵魂,“你们休要争论。寡人心意已决,向赵国求和。司马喜,你主张求和。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