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发出鼓胀的声响。 船身微微一震离开了坚实的码头。 向着宽阔的江心驶去。 顾铭与三位妻子并肩立在船头。 回望渐渐远去的天临府城廓。 城墙、楼阁、熟悉的街市轮廓……在视野里一点点模糊、缩小。 风拂过面颊。 带着江水特有的湿润气息。 此行。 是告别。 亦是新的开始。 船队沿着青江顺流而下。 先是朝南,随后一路向东直奔金宁。 除了中途有段河道会短暂途径江西道,水道有些枯竭,需要纤夫拉船外,其他都是顺风顺水。 第二天正午,船队就进入了江西道。 青江蜿蜒曲折,短暂的在江西道境内有几十里的弯折。 江西道的大旱也波及到了这段河道。 很快,周围的水位就肉眼可见的降了下去。 船队下锚停下,管事老周坐了艘小船去河边找纤夫。 很快,就带着几十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纤夫靠近了河道。 将十几根手臂粗的纤绳套在了船上,开始拉船。 旁边还有几个红光满面拿着鞭子的监工。 纤夫们喊着号子,肩膀被纤绳磨得通红。 顾铭在船舷上看着这一幕,默默叹了口气。 刚刚老周已经和他说过了。 今年江西道大旱,这些纤夫大多都是逃难过来的。 这里附近靠近江南道,还不算真正的灾区,勉强能找到活计。 但也只能是保证人活着罢了。 这四十个纤夫拉二十四里路,只需要给八两银子。 甚至赶不上顾铭前天在松竹楼请客的一顿饭钱。 这是顾铭也真正理解了他抄的那句“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”了。 此时,一名白发苍苍的纤夫脚下打滑,跌在了泥滩上。 旁边的监工立刻咬牙切齿地冲上去,一鞭子就抽在他背上: “腌臜东西,惯会躲懒!” 阿音被吓得捂着眼睛躲到了苏婉晴后面去。 秦明月皱起眉头,苏婉晴也一脸不忍。 顾铭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指着那名监工喝道: “住手!” 老周看了看顾铭几人的神色,立刻劈头盖脸地骂道: “狗东西别打了!我家姑爷心善,见不得这些,再做这些事来膈应贵人,我立刻找其他人。” 刚刚对纤夫气焰嚣张的监工,立刻换了副面孔,一脸谄媚: “小人该死,小人该死。” 顾铭抬了抬手,又放了下去,不想再多解释。 过了这段河道后,青江重新向东流入江南道。 接下来的旅程就没有任何情况发生。 船队顺流而下,于第三天下午便抵达了金宁府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