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4章 成绩单和排名-《九零年代艺术家》
第(2/3)页
如果,单是这样,那么,就纯粹是同学舍友间,关于竞赛的一场闲聊。然而,在发现林初夏这个周海昌的曾经的同桌一脸的“合该如此”淡然时,于丽玲就忍不住加了一句:“彭老师对你们,真好。”
看似酸溜溜的话语里,却带出几分细品,才能品出来的享受到非同一般待遇时,藐视普通人的高高在上、不屑一顾的心态。
虽然,林初夏和张莎都是文科班,还是和理科实验班并列的文科实验班的尖子生,但是,正如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这句话所说那般,在大众眼里,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,才会选择文科。因此,涉及到数理化理科方面的竞赛,即使是文科实验班的尖子生们,面对类似省一中、省实验和南山中学理科重点班的尖子生时,也是和普通学生面对学神学霸一样,处于全方位被碾压的状态。
这种情况下,作为教授文理实验班的物理,兼物理竞赛带队老师的彭老师,可不就得顾及一下文科实验班那些尖子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?
“错了。”林初夏晃着手指头,一本正经地辩驳道,“彭老师对你们,更好。”
“是呀!”张莎点头赞同,“我们也想知道成绩和排名,可惜,彭老师不愿意说!”
说到这儿时,张莎还长叹了口气,看向于丽玲的目光里,满满的羡慕和嫉妒。都是尖子生,谁心里还没点傲气?
当然,除此之外,他们也有着一定的自知之明,正如在理科和文科之间,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一般。
既然他们做出了这个选择,那么,在他们和理科实验班的尖子生们一起去参加物理方面的竞赛时,同样做好了只是陪跑,或者虽然榜上有名,成绩却不怎么样的心理准备。
简单的来说,所谓的玻璃心什么的,对于南山中学的文理双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说,根本就不存在。
毕竟,在进入南山中学之前,他们在各自的学校里,也都是拍行前三的尖子生,享受到师长们特殊待遇的那种。直到,进入南山中学后,这一年多来,他们才真切地意识到了“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”这句话的真谛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