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为防止高钊死灰复燃,继续顽抗,慕容皝挖高钊父乙弗利墓,载其尸,虏高钊母、妻及男女五万余口,收其府库珍宝,烧宫室,毁丸都而归。343年二月,高钊遣其弟向前燕称臣,慕容皝乃还其父尸,但仍留其母为人质。 该怎么评论慕容皝的作为呢?卑鄙有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也许,在那时那地,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了,刀兵已起,仇恨无法化解,那就把敌人永远踩在脚下。 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后,慕容皝回过身来,宛如一座庞然大物压向宇文逸豆归。 率先动手的是宇文逸豆归,也许,当慕容皝彻底解决了高句丽问题时,他终于感受到了死亡的迫近。 343年二月,宇文部相国莫浅浑率兵攻燕,慕容皝采取骄兵之计,在敌军刚到锋芒正盛之际,虽然麾下诸将争相请战,慕容皝仍下令坚守。致使莫浅浑戒备之心日减,乃至荒酒纵猎,不复防备。随后,慕容皝命慕容翰率骑兵出击,大败宇文大军,莫浅浑仅以身免,所部尽皆被俘。 率先动手的宇文逸豆归并没有讨到半分便宜,然而却给慕容皝提了个醒。“宇文强盛,今不取,必为国患,伐之必克”,左司马高翔如是说。 344年二月,慕容皝亲率大军攻打宇文逸豆归,以慕容翰为前锋将军,慕容军、慕容恪、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等率兵分三路并进。……慕容翰在宇文部所有的过往都将是决定此战胜利的因素和资本。 迎击前燕大军的是宇文逸豆归麾下将领南罗城主涉夜干。能够在这种时候出来统领全军的人物,一定是国之干城一类的精英,事实正是如此,宇文逸豆归把所有的精兵都派给了涉夜干,期待他能为宇文部带来胜利的消息。然而由于慕容翰的存在,所有的希望都化作泡影。 在宇文鲜卑部的那段日子,慕容翰装疯卖傻保命的同时,积极主动的为今天这一战做着准备,宇文部的山川地貌、风土人情,还有谋臣将领、兵势强弱,全都了熟于心。兵法云: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涉夜干能在关键战役中为宇文逸豆归所依重,自然也会成为慕容翰的刻意关注对象。号称“雄悍”的涉夜干在慕容翰眼里也就成了易与之辈。 那一战,慕容翰亲率骑兵突击涉夜干,两位强者的较量,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,然而双方激战正酣之际,慕容霸从侧翼杀出,瞬间打破了双方的平衡,涉夜干战死,宇文部溃不成军。 胜负从此分! 前燕大军乘胜攻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(今辽宁朝阳西北),宇文逸豆归败逃,最后死于漠北,宇文氏从此散亡。慕容皝收其畜产,徙其部众五万余落于昌黎(今辽宁义县),辟地千余里。自此以后,慕容皝将鲜卑各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,鲜卑各部首领全部听命于慕容氏,成为慕容家族的部属。 当然,在攻打宇文部的战斗中,慕容鲜卑部也是付出了代价的,屡献奇谋的左司马高诩中箭身亡。但相对于斩获,这一点损失微不足道,其影响仅限于庆功宴上可以少摆放一副碗筷,其他的,一时之间并不突显。 慕容皝也并不认为折了高翔是很严重的损失,因为,得胜不久,他又杀了另外的一个功臣,慕容翰。 古语有云: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并不犯二的慕容皝敢于如此行事定是有其强大的资本的,前燕下一代领军人物已经成长起来,比如号称“鲜卑军神”的慕容恪,比如后前燕时代,依然能够威震一方,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的慕容霸(后改名为慕容垂),比慕容翰更加骁勇,比高翔更富有谋略,更具有侵略性和进攻性,最重要的是,更让慕容皝安心。高翔和慕容翰死后空出的要害位置,就让他们顶替。至少,军权在儿子手中比在兄弟手中更让人安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