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几乎是消息传开的瞬间,吃瓜网友就赶到了现场嘲讽……吐槽……看戏。 “坏了,时遇这是在文旅推广的路上一去不返了啊。” “好家伙,时遇是怎么做到一边落魄一边随手创造华语音乐新奇迹的?” “果然跟我预想的一样,是推广羊城的知名旅游景点。” “……” “不是很懂,为什么时遇会选择文旅路线,我觉得文旅领域已经够热了,他一个顶流干点什么不好?” “对啊,哪怕是客串歌曲mv都能轻易扩散歌曲的受众面。” “……” “其实文旅推广合作不是明星想拿就能拿到的,文旅热不是一天两天了,有过明星推广?” “而且文旅是官方合作,真正意义上的康庄大道,只要时遇能在别的方面给力点,且看吧……” “……” 因为连续跟文旅牵扯,网友的吃瓜发言占比还是挺高的。 至于时遇的粉丝其发言一如既往的直白简单。 不关心什么落魄不落魄的,能时常看到动静就很不错了。 喜欢就完事了。 ……… 随着时间推移,一直盯着讨论风向变化的陈津良综合分析,认为已经是合适的时机。 于是依照预先商定的预热营销策略展开下一步安排——带节奏。 “小道消息,时遇这次的拍摄任务才刚开始,接下来几天都能在羊城随机偶遇。” 随着逐渐被网友留意到后,这条发言忽然神奇的消失了。 越是这样,大家觉得可信度越高。 尤其是身在羊城的时遇粉丝,更是跃跃欲试。 羊城是很大,但旅游景点不多,再排除掉已经亮相过的…… 于是第二天有一部分行动力比较强的选手开始了行动。 结果在上午十点多,真有一波特地去碰运气的选手偶遇到了还没拉开拍摄架势的时遇。 并且时遇当场给出回应:“不确定,可能三五天吧,是任务量比较重的拍摄。” 综合考虑提前预热等因素后,时遇最终决定这支羊城旅游形象风光片分成五个半天拍摄。 陈津良安排带节奏,是想让网友对偶遇时遇有更多好奇心,同时方便进一步带新节奏吸引人来羊城。 这种运营策略有时会产生奇效。 比如当前,线上形成的高热话题讨论风向就是如此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