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五章 公审(2)-《权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错,在杨奇眼里,孔晟就是痴心妄想。

    但孔晟面对宋家,却似乎不是那么强势。至少不是杨奇期待中的一般强势。至于孔晟转而向其他几名纨绔所在的家族动手,杨奇就晒然一笑了。

    这几名纨绔子弟来自江宁城有头有脸的家族,有官员,也有大商人,虽然也是江宁城不容酗的权贵大人物,但对于杨奇来说却真是不算什么。尤其是这几个家族不过是宋家的附庸,依附于宋家生存,更加让杨奇看不起。

    所以,孔晟放过主子打奴才的做法,让杨奇很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唯一让杨奇有些诧异的是,孔晟竟然公开吸纳百姓伸冤诉苦,公然搜集这八家的犯罪证据,摆出了一副要将这八个家族打倒打死的架势。

    有这个必要吗?锈大做、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!

    其实不要说杨奇了,就是孔晟麾下的乌显乌解等人,也有些郁闷和不解≡家郡王用不是欺软怕硬之人,孔晟为什么要揪租批人不放,还大张旗鼓大做文章,在江宁城中掀起诺大风浪来,着实很难理解。

    孔晟却闷在书房中一一查看江宁百姓状告这八大家族的案件卷宗。神龙卫的署吏已经将卷宗分门别类整理好,一方面是神龙卫明察暗访得来的确凿证据,另一方面就是民众主动来的申诉经过查证后的案情。

    这八大家族的犯罪事实概括起来讲主要就是:欺行霸市、欺男霸女、侵占土地,而尤以侵占土地居多。实际上,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官商世家敛财家的根本路径,或多或少都有这种龌龊事儿。

    孔晟端坐在案前,神色凝重。他正在做一项重大决定,一旦拿定主意,对于江南来说,这注定要掀起一唱天动地的革命**潮。所触及的,就不是一个杨家或者宋家的利益了,而是触及到江南本土所有世家大族的整体利益。

    所谓民以食为天,王权时代、农耕时代,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而土地大多囤积占有在世家大族手中,大多数的老百姓只有沦为佃户和依附于权贵农庄的奴。世家通过垄断土地和文化,来达到奴役百姓的目的——在此方面,孔晟其实并不想当什么拯救众生的救世主,而是认为束缚时代展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此,若是能破除这种障碍,失地农民得到土地,大量土地回到更需要的人手中,所激出来的生产力必然是惊人的。而因此,大唐综合国力将得到本质的改善提升。

    孔晟早就有这种宏观设想了,只是在京城长安他无法推行,因为那样会直接触及大唐顶尖权贵的根本利益,包括皇帝在内,都会群起而反对;但在地方就有尝试的机会。比如说在繁盛富庶的江南,孔晟觉得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变革,或者叫试验探索〗索成功,则推广至全国;探索不成功,也不会影响大局。

    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目标,孔晟必须要百分百掌控江南和山南两道大权。而掌控大权,又不仅仅是从杨奇或者宋宁手里夺权那么简单,孔晟所面对的是鳞次栉比的江南本土的士绅豪门。

    要打压世家,靠孔晟个人的权力和能量是不够的,必须要来一忱靠人民群众的“人海战术”,走“群众路线”。而要争取民众支持,只有给予实质性的好处,那就是土地。

    孔晟眸光中的光亮越来越浓。

    截至目前为止,大唐施行均田制——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,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百姓所有,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。农民的土地分为两种,一种是永业田,属于可以继承的土地,另一种是口分田,死后要收归国有。

    但土地兼并日渐激烈,世家门阀通过各种手段非法侵占普通农民的土地,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,安史之乱后,均田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。

    权贵们占有了9o%以上的土地,而大多数的农民只能沦为雇佣农或者干脆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奴。土地集中在门阀手中,这不仅仅是农民利益被高度压榨,实际上国家利益和国家财政也被门阀架空。

    土地改革,这就是孔晟试图要做的大事。孔晟心里很清楚,在江南进行尝试性土改,可比动杨奇和宋宁艰难得多,这种事不可能一蹴而就,只能分步实施,循序渐进。他的真正目的是推进土改,至于宋家和杨家,不过是其中稍大一点的绊脚石需要踢开罢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