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许多关于化学上的贡献,竟然是炼丹的牛鼻子老道捣鼓出来的,而且他们可不是为了研究化学,炼丹也不过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、富人的需要而已。 真是讽刺。 唉,等忙完了手里的紧要事,一定得着手办座工学院了,华夏的技艺不能止步。 刘鸿渐骑在马上,后头两个大个子,刘虎抱着一捆望远镜,刘豹抱着一大盒子老镜,这是刘鸿渐要送进宫里的。 这些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,但用处却是极大,朝廷里那些上了岁数的官员大多是老眼,按刘鸿渐的推测,估计崇祯大叔的老眼也不轻。 这厮为了大明太拼了,眼睛早便不好使了。 新东西的推广由上而下,朝臣便是最好的推销员,只要宣传开来,军械所便又能多一处进项。 “老爷,家里头来客人了,是找您的,福jian来的。”刚入了院子便有下人来报。 福jina来的,还能有谁?小郑还在南jing,多半便是老郑吧,刘鸿渐心想。 哼,撑不住了吗? 到了中厅,来者果然是郑家的人,而且还是熟人,就是郑家第一次派来的幕僚张瑾。 这厮不仅自己来了,还把徐允祯一家子也押送到了刑部大牢,之所以老郑这么老实,全因为刘鸿渐在南jing时写的那封信。 老郑一接到信便毛了,权衡一番当即决定退掉徐家许的重礼,并连人带财物皆由水路送到了京城。 徐允祯折腾了一圈儿,还是没逃过去,昨日刚接了刑部的奏报,崇祯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在牢里便弄死了徐允祯。 对于郑家来说,徐允祯也不过是顺带之事,交好安国郡王才是重中之重,张瑾回忆起家主那凝重的神色不禁皱眉。 全是因为那封信,竟使得家主如此忌惮,郑芝龙看完信便烧了,以至于张瑾虽心中诧异也不得而知。 而家主因为这封信许给安国郡王那般大的重礼,更使他百思不得解。 其实那封信很简单,只有寥寥几个字。 交出徐家,若不服,联荷灭郑! 也不怪郑芝龙如此慎重,联荷灭郑,荷是哪个郑芝龙又岂能不知,只是他不明白的是,安国郡王怎这般了解南洋局势。 他郑芝龙纵横南洋二十余年,就是靠着大明朝廷里那些大臣不懂海事、不明南洋局势,才顺风顺水混到现在,朝廷既需要他,还拿他没办法。 但是安国郡王的寥寥一语,便道破了郑家的窘态。 郑家在南洋最大的敌人便是荷兰的殖民者,二者之所以能抗衡到此,也是因为郑家把老巢设在福jian,背靠大明好乘凉。 如果朝廷真的联合荷兰灭他郑家,福jian肯定便待不下去了,如果失去大明这个最大的补给地,到了海上跟荷兰硬肛? 谁胜谁负谁能说得准? 毕竟他是家,而荷兰是国。 最重要的是,安国郡王并未危言耸听,他有这个能力说服朝廷对付他郑家,毕竟他自己也知道,崇祯早便看他不顺眼了。 “张某拜见王爷,许久不见,王爷的圣眷愈发的昌隆了。”张瑾见刘鸿渐行来,赶紧起身行礼。 才一年不到,从侯爵晋级为郡王本就前无古人,再加上家主此番的叮嘱,不由得张瑾不慎重。 ps:本来还想再写一章,加了两天班感觉脑袋昏沉沉的,今天不更了,欠三更,两更盟主大大的,一更推荐票的,不会赖账,容我缓缓。 感谢书友昵称为什么不能重复呢打赏的2333币,感谢书友mengsk、德安德烈斯基、古道柔情打赏的500币,谢谢诸位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