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2002的春天和夏天 这么做,值得不……-《一个招娣的重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正赶上金姐来海市主持仙姬专柜的周年活动,金姐试了试其中一种香氛,问宋诗远的意见,“我们的新晚霜用这个香气怎么样?”噱头也想好了,慈禧太后从前喜欢的香味,德龄格格的书里写过的!再配个玉石碾脸棒,做成豪华礼盒。最近仙姬的客服接了不少土豪咨询,她们知道仙姬在g市和香港有美容会所,可是没法去啊!于是纷纷咨询还有什么保养秘法。

    金姐就萌生了再做一款贵妇晚霜的想法。

    宋诗远仔细闻了,又提议,“礼盒里要不要再加些燕盏?这样就是内外兼修了嘛。”礼盒价钱也会翻番。

    李婉晴笑着说,“既然要内外兼修了,那再加点服用的珍珠粉。德龄格格书里写老佛爷服用珍珠粉写的还挺详细呢。”

    余自新跟李婉晴借过这本书,女人,为了美容真是用尽了办法,书里她印象最深的,不是慈禧做香皂吃珍珠粉,而是老佛爷染头发每次把头发染黑又不得不忍气那一段。

    李婉晴这次调出的几个香味有些适合新新的定位,简单,清新,成本有控制,但另外几个完全是她即兴创作,金姐看中这款雍容华贵,成本也高,不是学生能接受的。

    自己的创作得到赏识,李婉晴当然很高兴,金姐顺便邀请她,“我们这次在海市停一停就要去韩国考察,那边的护肤品牌近年来发展很快,他们国家又懂得宣传,我想在韩国也找个代工,或者是愿意和我们合作的研究室。”

    日本那边的面膜代工厂合作了几年,依旧想要牵着她们走,g市的日化厂倒是也想技术革新,但谈何容易。革新,就意味着要把你从前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积累的东西破坏、推翻、重建,伤筋动骨是难免的,建新实验室,研究新技术、新配方,搞不好生产技术都要升级,要花这么多钱,可是前途未卜,一个不走运,伤筋动骨就变成苟延残喘了!

    国营大厂谁愿意冒这种风险。

    李婉晴跟领导一报告,厂里还真同意了。当初放走了仙姬,现在人家做的这么好,领导们后来都后悔过。这次没准能跟仙姬合作个副线呢?

    于是几个女人一起去了趟韩国。

    余自新想去考察的,是韩国年轻女性对护肤和彩妆产品的消费习惯。

    去年遇到的恩熙和她、花子年龄相仿,但是一看妆容就能判断出是韩国人,余自新和她们做过室友,大家互相使用过常用的东西,听恩熙说,韩国女孩子可舍得在脸上花钱了!

    余自新心想,那可不,韩国后来还发展出了整容经济,成了整容大国,她跟媛媛还看过一部专门讲整容女孩的韩剧呢。

    恩熙这时刚好在韩国。今年日韩两国合办世界杯,经济受到刺激,恩熙找到了个薪水不错的工作,干脆回国工作一段时间攒点钱。

    她们在韩国五天,恩熙介绍了两个华裔朋友当导游陪她们参观。

    余自新发现,韩国的护肤品和彩妆这时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市场细化,年轻女孩用的,年轻男孩用的,贵妇们用的,有了些年纪的家庭主妇用的,职业女性用的……全都有。

    临行那天恩熙下班后到酒店找余自新喝点小酒,她有男朋友了,是个爱尔兰小伙子,这次她去爱尔兰两人就订婚,然后为她申请身份。

    余自新感想很复杂。不仅是恩熙和花子,语言学校的同学们,还有楚健和他那些去米国的同学常会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拿身份、移民、定居。

    单凭一个外国人,拿学生签证到异国,等毕业,找工作,申请工作签,再申请移民……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,最快也需要七八年,在欧洲国家可能要十年或更久。

    与当地人结婚,成为配偶后拿身份,再求学,学费压力都小了好多,工作也更容易找。

    可是,这值得么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