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 彻查火案-《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》
第(2/3)页
杨再兴谢过皇上,心道我府上就十个人,怎么去花这么多钱,又没有一个贴心的管家。对了,可以拿去军营分给兄弟们。还可以留点,以后讨老婆用。
赵构又给和谈功臣刘筱臣封了翰林院知制诰,然后转到京东西路粮仓失火案上:“粮仓失火案进展如何了?”
刑部尚书道:“经刑部仔细周密调查,加上张俊大人的配合,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可以肯定。当日确实有雷电交加,粮仓库房年月也已老旧,引火便着,屋顶烧坏了,大雨一浇,粮食那是非烧即湿。”
“查了半个月,就告诉朕,罪魁祸首是老天爷?”赵构对这个答案可不满意。
“当然,值班人员发现上报不及时,加上人手不足,管理失当,也是一方面的因素。”刑部尚书补充说。
刑部尚书是一大老头,再过几年恐怕就要告老还乡了,做事的原则就是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”。
屈平嘀咕道:“这粮仓,早不失火,晚不失火,偏偏在这个紧要时候失火,确实蹊跷。”
赵构说:“爱卿发现什么疑点?”
屈平问李纲:“宰相大人怎么看?”
李纲心道我又不是狄仁杰也不是包拯,我能怎么看,查呗。
李纲说:“不管是天灾,还是人祸,我们不但要查,还要找到亡羊补牢、查漏补缺的办法。”
李纲说了等于没说。
赵构道:“是不是碍于张俊职衔,所以你们不方便查?朕已经停了他的职,你们还顾虑什么?那就把他抓起来!这件事,一定要翻个底朝天,查到水落石出!”搜狗书库
赵构是铁了心认为这事儿有鬼,刑部尚书心想,如果实在查不出人为,是不是必要时找个替罪羊?
赵构道:“永国公,朕命你率刑部彻查此事,五天为限,给朕一个结果!”
人在屋下走,祸从天上来,这事儿最后又落到屈平肩上,还五天为限,这也太难了。
屈平了解赵构,他是要查明真相,又不想有人蒙冤,这是对屈平的信任,自己得对得起皇上的厚爱寄托。屈平只得接旨受命。五天就五天,皇上说的是给他一个结果,可不是说查不出结果就掉脑袋,怕什么。
自皇上迁都应天府,京东西路首府便迁至济州。
应天至济州一天可到,屈平也不急于一时,得先处理好蒙古部问题。
皇上不想耽误查案的周期,当天就接见了合答安,传达了蒙古部的认可,展望未来蒙古部更加强大,并册封合不勒为蒙古部大汗,赏赐五千副兵甲,不过要等蒙古部击败克烈部打通蒙夏通道才能安全交接。
这也是对蒙古部的一种激励,如果他们连这个投名状都实现不了,那也没资格接受大宋的福佑,毕竟打铁还须自身硬。
来访的合答安当然也少不了赏赐,皇上还特命一文一武二位臣子陪同合答安前往蒙古部,起到传帮带扶的作用,并且这二人还能起到警示与监视的作用。
屈平还让杨再兴领合答安去京畿路军参观了大炮,惊讶得合答安眼睛都要掉出来了。
“宋军还有这种秘密武器呢!有这宝贝,管他金国银国都得打趴下。”合答安心道,“回去一定要将此事如实汇报给父汗知道,大宋了不得,有神器!”
屈平没空为合答安送行,因为他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去了济州府。
按照皇上的意思,张俊已经被就地看押。不管他是不是主谋,反正脱不了干系,如果是天灾,那更是他的罪了。
屈平到济州第一件事就是去牢房里看望张俊。当年第一次见到张俊,还是在应天府的街道上,两人当时志存高远,后来又一起击退金夏联军,没想到如今再见,竟然要隔着牢门栅栏。
“张将军,你受难了!”屈平说。
还好,张俊虽然身在劳中,却好吃好喝的不缺,只是住的地方换了下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