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八章 纳妃立后-《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百官当中赞成和反对之声参半,反对的原因是担心屈平的人身安危,以及为未知世界的怀疑与恐惧。

    但是赵构直接拍板决定,同意屈平代圣出巡,并赐尚方宝剑一柄,如圣亲临,在外诸事从权;另命礼部造大宋国书,在六月出海之前务必完工。

    屈平说此次出海,短则七八个月,长则一两年,希望诸位文武百官多为皇上分忧,以保社稷兴盛。

    大臣们则祝屈平一帆风顺,尽早凯旋。

    岳飞、鲁忌等好友们,更是不惜在朝堂上言长话短,各种交待嘱托,好像明天就要分别。

    赵构让大家肃静,说:“另外有件事,朕宣布一下。为促进汉蒙两族情谊更进一步,朕已同意纳蒙国公之妹为妃,现在送亲的队伍应该已经启程。襄王作为蒙国公的旧友,又是安答,关系匪浅,就作为迎亲大使前去太原府等候迎亲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屈平答应道。

    李纲暗道奇怪,派襄王前往迎亲,是不是太过于重视了。

    李纲也是想一想罢了,这是皇上的决定,自己哪敢有什么二话。况且屈平在出海之前已经抛开一切公务,除了上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。

    既然说到纳妃,李纲觉得有一件事更加重要,他上奏道:“皇上,如今八方大定,天下太平,皇上宜早立皇后,统御后宫,母仪天下,为皇上分忧。”

    李纲也是怕现在不立后,万一新来的妃子得宠有朝一日成了皇后,岂不是助长蒙古的势力。

    皇上闻言,沉默着,不置可否。李纲是趁着皇上纳妃开了个头,借机提议让皇上立后。不过,皇上自己心理也早有过这种心思,只是差一个成熟的何时的时机。

    现在李纲提出来,也是遂了皇上的心意。就看群臣们怎么说了。

    群臣开始腹议起来,这件事情非同小可,到时候应该怎么说,才会得到皇上认同和赏识。

    李纲又说:“大道为一,分为阴阳,阴平阳秘,天下乃治。阴阳之和,如日月之明,今天下归一,皇上如皓日当空,辐照八方,故宜应时而立皇后,则日月昭然,阴阳互治,天下太平。”

    李纲说了一大筐道理,皇上淡定地问百官们:“诸爱卿都是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说:“宰相大人言之有理,臣附议。”

    屈平和李纲的想法是一致的,他说:“臣也附议。”

    其他众臣见状,纷纷表示附议。现在天下大定,就该喜事连连!

    赵构见大家意见如此统一,说道:“朕其实也早有立后的想法,只是之前时机尚不成熟。既然大家都提议立后,先说说,宜立哪位为后最佳?”

    “后宫三位贵妃,贤良淑德,不分伯仲。邢贵妃为皇上登基之前正室首妻,但自金营回来,已潜心向道;潘贵妃和吴贵妃先后为皇上诞下龙子,且陪伴皇上经历过磨难,一路走到现在,都不平凡。臣认为,可在二位贵妃中择一佳者而为后!”李纲说。

    李纲也不能把自己对立后最直接的选择说出来,毕竟这除了是国事,还是皇上的家事,要看皇上自己的意思。

    赵构见李纲人老成精,又将问题抛给了自己,不悦道:“安王提出的立后,又不说出心中最佳人选。襄王,你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