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二章 怀疑屈平-《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秦桧有些失望地说:“有一个七十岁的老母,还有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儿。旁氏宗亲应该还有。”

    “既已没什么人,他那老母知道了他的罪行,估计也活不长了,就放过她吧。至于他的女儿……就贬作官伎吧!”赵构却道。

    秦桧更加失落,道:“皇上仁义,乃天下百姓之福!”

    秦汉也是间接帮了赵构大忙,赵构便不想多造杀戮,也算一报还一报。

    赵构转而问道:“爱卿是如何这么快就破了案的?”

    虽然那个蒙古士兵是秦桧临时拉来演戏,演完了又被秦桧干净地处理掉了,但秦桧作为第一目击证人,他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。面对皇上的疑问,他也早就有了预案。

    秦桧声泪俱下:“臣第一时间听闻先帝的噩耗,就已经用心在寻找线索了,没想到……先帝他……已经……”

    赵构对泣不成声的秦桧表现非常感动,自己也悲伤起来。

    赵构说:“爱卿为朕分忧之心,实在令朕感动!朕果然没有看错你!”

    秦桧止住哭声,鼓起勇气道:“皇上,在此案中,臣还顺藤摸出了一些其他线索!”

    在赵桓被害一案中,竟然还能有其他线索?

    “爱卿如实说来!”赵构竖起耳朵道。

    秦桧说:“秦汉从临潢前往襄王军营时,金国曾经打算用先帝为筹码,要跟襄王议和。不知皇上知道此事没有?”56 

    赵构说:“开始不知道,后来抑之亲口跟朕说了。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,更何况,朕曾特许他有代朕权宜行事之权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臣疑心襄王对皇上、对朝廷的衷心,既然皇上特许襄王代圣行事之权,臣自然不该多想。”秦桧赶紧解释,看来屈平和皇上关系不是一般硬,“臣疑心的是接下去的事。秦汉从襄王军营回来,就主动请命为前锋,南下去刺探军情。他一届文官,为什么要冒险自荐为前锋?”

    赵构听秦桧说得悬疑,想听听他接下去到底表达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“然后,接着巧之又巧的让他遇上先帝,才有了后来悲惨的一幕!”秦桧一环扣一环地说。

    赵构听出了秦桧的意思,道:“你的意思,秦汉是受命于人?”

    秦桧赶紧否认:“臣只是阐述经过,皇上您英明,自然能够推理出其中的疑问。”

    赵构被秦桧这么一说,还真觉得有些不简单,问:“秦汉有没有透露别的?”

    秦桧心中一喜,皇上总算问到重点了。

    秦桧说:“奇怪就奇怪在这里,秦汉自知东窗事发,立即拔刀自刎。想必是打算用自己的死,将秘密一起带走!”

    赵构心中发凉,不管怎么样,赵桓都是自己兄长,是先帝,只有自己才有权利决定他的未来!如果秦汉背后有人,又会是谁怂恿或者指示他做的这件事?

    赵构面色阴沉,问:“依爱卿推想,会是谁?”

    “臣不敢多嘴。”秦桧假意吊起皇上的胃口道。

    “说!”赵构喝道。

    秦桧只好为难道:“这些都是臣的臆测,算不得准。臣推测,蒙国公,或者……襄王!”

    “理由?”赵构紧紧地盯着秦桧,要是秦桧有一丝谗害忠良之心,自己也不会饶了他。

    “蒙国公忽图剌当时是秦汉的直接上司,但是他作为一个外族人,有没有明确作案动机,还需要考量。另一个……是襄王,或者说是襄王方面。因为秦汉是从襄王营中回来之后,才犯下的滔天罪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