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二章 西域战略-《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耶律大石也因此一失足成千古恨,不慎被大宋包了饺子,身死魂消。西辽从此群龙无首,还没缓过神,便被宋军三路强攻,杀了个措手不及,接连失地,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神州大地能屹立亚洲东方数千年而不灭,除了自身文化之外,也占了很大的地利优势。西方有喜马拉雅山脉、昆仑山脉、天山山脉、阿尔泰山脉(金山),西方势力想要进入中原大地,犹如过一线天,难如登天。

    强如十字军东征,也望而却步,没有机会与中华帝国碰撞。

    外面的人难进来,里面的人却好出去。成吉思汗怒而西征,一直杀到欧洲,便是事实。

    言归正传,李纲分析了一番形势之后,皇上说道:“耶律大石已死,西辽不过徒有虚名!我大宋天兵一到,西辽残部势必闻风而降,脆如土鸡瓦狗!诸位爱卿说说,我军顺利拿下西辽后,是继续西进,一举征服喀喇汗国与花剌子模,还是鸣金收兵、凯旋回朝?”

    刘光世道:“若后继充足,臣认为可一往无前!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吕好问想了想,说:“南路大军征服完塔里木盆地诸部,前面将遭遇天山阻隔。臣认为,可命江伯严率部回返。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屈平道,“人力有时尽,鞭长易莫及。一味的武力征讨,无非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,增加百姓负担。犹如猛火烧山,而新木来不及长,后继无力,根基溃败,迟早要大树倾塌!”

    刘光世愣了一下,见屈平这样说,他也不再反驳。大宋有如今武力,全靠你屈平有大智慧大创造,若不是大炮手雷,大宋怎么会有如今强盛!可是,如今你却自己适可而止了,真叫我老刘想不通。

    皇上道:“爱卿言之有理,那便传旨与江伯严,适可而反!那收拾了西辽残境之后呢?”

    皇上这句话是问屈平的。

    屈平早就有腹稿,伟大如成吉思汗,征服欧亚大陆,不到百年天下便四分五裂,这可是前车之鉴呐!

    屈平道:“武力,特别是没有智慧的蛮力,最多只能打败敌人,却不能使对手诚心臣服!武力震当下,文明传千秋。犹如绵绵江水,方可长流不竭。洪水猛兽,不过逞一时英雄,须臾便逝!”

    “所以,爱卿的意思,是到了花剌子模边境就收兵?”皇上明白了屈平意思,问道。

    李纲及众大臣听闻屈平一席话,深以为意。

    大宋这几年已经或威服或强征了几倍于己的疆域,一下子吃得过饱,会消化不良!

    哪知屈平却又说:“非也!”

    李纲好奇问:“何也?”

    “一路西征,北止于花剌子模海,西停于西海(里海),南见高山而止!”屈平说道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便是将后来的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全境,及部分哈萨克斯坦收入囊中。

    以西海(里海)和花剌子模海(咸海)及南面的伊朗阿富汗高地为第一道防护。再往东,南部守住天山与昆仑山之间隘口(喀什地区),北部守住天山山脉间的丝绸之路,在往东往北,守住天山与阿尔泰山只见的要道。

    以上,为守护神州的西部最外围防线。

    天下能突破这道西部防线的力量,除非有神助,或有内鬼帮忙!

    若侥幸过了西部防线,不急,咱守护中原国土还有内部防线。从西边来,有祁连山与贺兰山门户;打北边来,有阴山、燕山山脉阻隔……

    此乃天佑中华!

    皇上不解道:“这又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扩大防守范围,占据优势地形!”屈平解释道,“以西海和花剌子模海及南方高地形成第一道围墙,以昆仑山、天山、金山为第二道墙,以祁连山和贺兰山、阴山,为第三道墙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